行业新闻

盲盒岗位是灵活用工的“彩蛋”还是“陷阱”?

时间:2022-03-16 16:59:42    作者:qkycadmin

“盲盒经济”火了,如今已经进入一个万物可“盲盒”的时代,就连招聘也打着“灵活用工”的名义,玩起了“盲盒”概念。


近日,在多家招聘网站上,多家公司推出了“盲盒岗位”, 包括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商务专员、拓展专员等,遍布人力、法律、教育等行业。“盲盒岗位”的推出,也大大吸引了求职者的眼球。据统计,一些推出“盲盒岗位”的公司,无论是求职者浏览量、简历投递量,还是咨询量、面试数量都较此前翻了一番,还有人已经顺利入职。


那么什么是“盲盒岗位”?根据招聘企业负责人的解释,“盲盒岗位”就是公司设置多个岗位,但并不直接展示岗位内容,而是设置成盲盒,让求职者自己“抽盲盒”,抽到什么岗位,就灵活地去什么岗位入职。同样,类似于灵活用工的自由转化,如果员工对抽到的岗位不适应,最终弃岗,还可以再次“复活”并灵活的调剂到其他岗位。


毋庸置疑,“盲盒岗位”这种形式确实很新鲜,对求职者来说,它充分调动了求职者的“猎奇”心理,满足求职者的好奇心,并增加求职过程中的乐趣。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则能最大化增加岗位浏览量,提升公司曝光量,增加面试数量,帮助HR冲业绩。


同时,推出“盲盒岗位”的公司,也巧妙地利用了“灵活用工”这一概念。众所周知,灵活用工是目前最火的就业形式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目前已经达到2亿人,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而灵活用工也正在“精准拆弹”,帮助企业和求职者解决痛点。


企业的痛点——每年的招聘压力大,招聘数量和岗位种类多,企业综合招聘成本居高不下,人力资源部门压力更大。同时雇佣风险很大,全职雇佣关系下需承担意外交通、社保五险一金等风险,企业裁员还将面临高额的补偿。


求职者的痛点——不想被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束缚;不想看老板脸色行事,不想被过度复杂的同事关系劳心伤神;想多劳多得,而不是每月获取固定工资等等。


正是基于解决企业和求职者的痛点, “盲盒岗位”借着“灵活岗位”和“自由调剂”的表象,成为企业和求职者化解难题的新途径。但实际上,“盲盒岗位”和“灵活用工”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劳动关系不同。虽然“盲盒岗位”和“灵活用工”都有“灵活、不确定性、可转换”的表象,但是两者却有着根本区别,那就是劳动关系的区别。就灵活用工来说,求职者和招聘公司的关系是“合作关系”或“劳务关系”,求职者并不和雇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不构成直接的正式雇佣关系,而是求职者以“个人”和“个体工商户”的名义和雇佣公司开展“合作”。但“盲盒岗位”不同,岗位虽然是“盲盒”,但求职者仍需和雇佣公司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构成上下级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从本质仍是“劳动关系”。


其次,劳动报酬不同。鉴于“盲盒岗位”的劳动关系和“灵活用工”劳务关系不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应劳动报酬也有所不同。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的报酬是相对稳定的,除特殊的极端情况外,劳动者大概率能获得自己的工资薪金;但在劳务关系下,企业和个人的合作关系和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个人能否获得报酬完全依据个人是否按照协议约定的要求完成了劳务内容;未能依约完成的,劳动者无权要求报酬。


最后,劳动保障不同。由于灵活用工是一种全新的劳动力资源配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劳动关系,但也有别于独立民事主体之间的纯粹雇佣关系,所以法律并没有明确要求雇佣公司承担相应的五险一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保障,因此,目前一些灵活从业者既无法享受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也难以在就业地参加工伤、失业保险。而“盲盒岗位”不同,其本质上是传统的劳动合同工,不仅劳动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地方和正式员工一致,而且在五险一金等社保以及公积金等方面也和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仍然可以享受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上述可见,“盲盒岗位”和“灵活用工”有着本质区别。“盲盒岗位”虽然打着“灵活调剂”的表象,但绝对不是灵活用工。相反,“盲盒岗位”更多的有着哗众取宠、炒作的嫌疑,更像是招聘公司吸引眼球的一个工具。同时,这种形式也不尽然是求职者好的就业选择。


这是因为,首先,人才求职和企业招聘是“双向选择”。求职者在校期间或工作的经历,决定了其更适合某个熟练岗位,只有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最大化激发工作效率。而“盲盒岗位”意味着求职者并以一定能去擅长和熟悉的岗位,而特定岗位也可能招聘不到不足以胜任的员工,这无疑是一种“错配”和“拉郎配”,不是实现人才最优配置的良好途径。


其次,即便“盲盒岗位”可以“复活”,也就是如果抽中的岗位不合适,还有第二次机会调剂到其他岗位,但是,这种“试错”成本也会很大,尤其是对于求职者来说,本就时间和精力宝贵,没有清晰的培养路径和轮岗计划,在不确定的频繁轮岗中“试错”,会大大消耗职业热情和浪费时间,可谓得不偿失。


再次,“盲盒岗位”大多数并不是核心岗位。如果是核心岗位,或是工作轻松、待遇优渥的高性价比岗位,招聘公司完全可以直白、大方的把岗位写出来,相信会有许多人竞争,而不是靠“盲盒”这种形式变相吸引流量。


总体来看,“盲盒岗位“风险不小。就目前的招聘情况来看,推出“盲盒岗位”的主要有三种:


一是管培生,先工作再定岗,或是轮流试岗,最终定岗,这种情况还属正常。


二是部分岗位招工难度大,于是不得不用“盲盒岗位”这一概念炒作,制造热点,吸引员工来面试等。这种情况就有一定风险,因为招聘的岗位大多是冷门岗位,工资少、任务重,求职者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去尝试。


第三种则是最危险的,有可能是骗子公司先把员工骗进去工作,在发薪日前无故裁员,获取“免费劳动力”;还有一些公司开设多家壳公司,需要用员工的身份信息注册和担任“法人代表”等,这种情况则更要警惕和警觉,以免“被坑”和当“替罪羊”,并最终招致法律风险。

来源 新税网